人民幣對美元的下行趨勢仍在持續(xù),當前美元/人民幣已突破了6.77。
10月24日,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.7690,創(chuàng)2010年9月9日以來最低。
截至北京時間10:10,美元/人民幣報6.7722,逼近了所謂的“6.8新鐵底”;美元/離岸人民幣報6.7805,刷新逾六年低點。
最近兩周人民幣匯率發(fā)生大幅波動,10月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即期匯率跌至6.7599(上周五16:30),跌幅達到1.35%,創(chuàng)下“8.11匯改”以來的新低。
一時間,市場的情緒再起波瀾——6.8會是下一個“鐵底”嗎?
回顧人民幣四輪貶值
其實,細數(shù)過去一年,人民幣出現(xiàn)過四輪較為明顯的貶值:
1、2015年的“8.11新匯改”后,人民幣快速貶值近3%;
2、2015年12月,央行推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(CFETS)人民幣匯率指數(shù),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,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,當時至2016年2月G20上海峰會前,人民幣持續(xù)走低;
3、今年6月24日英國意外脫歐,英鎊暴跌導致美元被動升值,人名幣的貶值壓力再度釋放;
4、第四輪貶值則正在進行,不同的是,此次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為凸顯。
具體來說:
2015年8月11日,央行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(diào)1000點,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%,創(chuàng)下歷史記錄。貶值趨勢一直持續(xù)到8月13日,人民幣對美元下跌近3%,才終告止跌企穩(wěn),匯改順利收官。此后人民幣走勢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。
“8.11新匯改”是央行對于人民幣進行的一次性糾偏,有效地快速釋放了貶值壓力。不過由于疊加中國A股出現(xiàn)的9年來最大暴跌,海外市場也一度憂心中國經(jīng)濟。所幸,此后人民幣暫歸平靜。
2015年12月11日,央行推出CFETS一籃子貨幣指數(shù),人民幣的糾偏也再度重啟。去年12月30日,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跌0.1%,報6.4912元,創(chuàng)2011年5月以來最低收盤紀錄;截至今年2月4日,美元/人民幣報6.5776。不過,由于隔夜美元指數(shù)暴跌,中國央行2月4日順勢上調(diào)人民幣中間價達102個點,這一舉措也被市場人士解讀為——既彰顯春節(jié)前保持匯率穩(wěn)定的決心,更不違反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增強彈性的承諾。
此后,第三輪貶值來襲。6月24日13:20,由于脫歐派已經(jīng)占明顯上風,英鎊對美元暴跌近10%,美元指數(shù)被動飆升,人民幣對美元大跌,突破6.6大關,報6.6172;7月18日晚間,在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.7關口,為2010年11月以來首次。而在10月1日人民幣“入籃”前,外界也有猜測,央行似乎仍有干預離岸市場、抬高HIBOR利率以維護人民幣穩(wěn)定的跡象。
隨著眼下人民幣匯率更趨市場化,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(jīng)濟學家朱海斌也對記者表示,“下半年料人民幣對美元將小幅貶值2%~3%至6.85,美聯(lián)儲可能等到12月再加息,美元仍可能上行?!?span>
破6.75的背后“真兇”
究其原因,到底是哪些內(nèi)因和外因主導了人民幣匯率的這輪下行? 未來又有哪些因素將會影響人民幣?
眼下,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為“上一日收盤價+CFETS一籃子貨幣變動”,而美元在CFETS一籃子貨幣中的占比約為26%(13大貨幣中排名第一)。
從外部環(huán)境看,美聯(lián)儲 12 月加息成為市場共識,加息概率近期持續(xù)。截至北京時間10月24日,美元指數(shù)進一步走強至98.80,這使得人民幣承壓。
根據(jù)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今日的最新數(shù)據(jù),10月2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(shù)為94.30,按周跌0.34。
除了美元以外,就外部因素看,一籃子貨幣中的其他貨幣走勢也加劇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。
主流觀點認為,在10月20日(上周四)晚間歐洲央行維持800億歐元/月購債規(guī)模不變,行長德拉吉否認了逐步收緊QE的傳聞,且不排除在2017年3月末QE到期后進一步延長QE,這導致歐元暴跌,美元被動升值,也使得人民幣積累了一定的貶值壓力。截至10月20日21:22,歐元對美元刷新四個月低點至1.0942;美元指數(shù)則暴漲至98.15,再度沖破98大關。
民生證券研究院海外研究負責人張瑜表示,人民幣連跌的“真兇”其實有三個——隔夜全球動蕩,歐元、日元、加元齊跌,其實這三者都給人民幣施加了貶值壓力。
“日本央行行長21日表態(tài)‘不認為日本購債規(guī)模應當放緩’,日元走跌;加拿大20日公布了維持利率不變的決議,同時下調(diào)經(jīng)濟增速,加元承壓?!睆堣しQ,由于歐元、日元、加元(分別占比57.6%、13.6%、9.1%)是美元指數(shù)籃子中的主要幣種,三幣齊跌推升美元指數(shù)走高,通過中間價定價公式傳導到人民幣端,人民幣中間價貶值。
民生宏觀表示,截至10月24日7:30,外盤主要貨幣24小時變動:美元 0.37%,歐元-0.43%,日元0.14%,加元-0.86%,澳元-0.29%,英鎊-0.29%,新西蘭元-0.47%。
此外,中國內(nèi)部的因素也不可忽視——以結(jié)售匯逆差為代表的跨境資金流動則是主因。
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6年前三季度,銀行累計結(jié)售匯逆差1.6萬億元人民幣。9月,銀行結(jié)售匯逆差1897億元人民幣,較8月逆差規(guī)模(8月逆差收窄)擴大1263億元人民幣。
不過季節(jié)性因素也不能忽視。
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10月21日在答記者問時提到,“暑期和國慶假期前通常是國內(nèi)居民境外留學或者旅游購匯的高峰期。今年第三季度,旅行項下結(jié)售匯逆差比第二季度擴大了132億美元,往年也是這樣的?!?/span>
不論市場短期如何波動,各界對人民幣的長期走勢仍有信心?!半x岸人民幣存量小,央行有能力在必要時通過HIBOR利率來穩(wěn)定預期,引導在岸匯率。”中國銀行前某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。
美國財政部近期也轉(zhuǎn)述了中國的承諾和聲明——“基于經(jīng)濟基本面,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基礎。支持人民幣穩(wěn)定的主要因素是:高凈儲蓄率、較大規(guī)模的經(jīng)常賬戶順差、高于全球均值的GDP增速?!?/span>
未來匯率走勢猜想
綜合主流中外機構(gòu)預測,截至今年年末,美元/人民幣匯率將在6.7-6.85之間。未來兩年,隨著中國外部競爭力的強化,人民幣仍有重新升值的動能。
未來,人民幣的匯改仍會持續(xù)。中國金融40人論壇高級研究員、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上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,“匯率改革從量變到質(zhì)變還得有一次驚險的一躍,8·11匯改躍出了匯率中間價形成市場化的重要一步,還得把剩下的走完?!?/span>
他認為,“但改還是不改,以及如何改,政府都可以做先手棋,進行沙盤推演,預先想好各種方案可能帶來的后果以及應對預案?!彼鄰娬{(diào),匯改不是單兵突進,而是系統(tǒng)工程,要做的重要的事情還有很多,包括貨幣政策轉(zhuǎn)型,從數(shù)量調(diào)控轉(zhuǎn)向價格調(diào)控,還有利率市場化進程等。